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500520426
北京
TU1
应用技术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公布年份:2015
成果简介: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土地开发强度和居住密度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居住光环境质量需求前提下,合理应用半导体照明等新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该课题针对居住区与室内光环境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实验室实验以及现场主观评价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创造性提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法。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居住区与室内光环境评价体系及测试技术:苜次建立了完备的居住区与室内光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基于图像的亮度测量系统、现场光环境无线测试系统及车载平台的居住区夜间光环境检测系统等三套测试设备,分别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为保障居住区及室内光环境质量提供了技术基础。光环境仿真模拟软件: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的光环境仿真模拟软件,解决了间接照明计算中不确定度大的技术难题,能够预测和复现光环境的实际效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居住区光环境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半导体照明测试设备:开发了带追踪反光镜的分布光度计等一系列半导体照明检测设备,实现了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快速自动化检测,为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和光环境质量评定提供了技术手段。实现了产业化,打破了中国光环境测量设备及空间光分布测量设备依赖欧美进口的局面。完备的标准体系: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国家或行业标准,编制完成了5项国家标准,后续有力指导了多项圆家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立了涵盖产品、设计、验收及评价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天然光综合利用技术:完善和优化了天然采光综合利用技术,建立了中国首套光气候数据库;提出了采光能效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光环境与热环境相互影响的分析体系;开发了导光管传输效率计算分析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大空间日光照明的“定日-反射-散射”主动式导光系统,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自主开发的绿色照明产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关于半导体照明技术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通用照明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出16项适合居住区与室内光环境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及智能控制装置,取得了16项产品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引领了该领域的绿色照明产品发展。成果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标志性工程,近3年新增营业收入6.39亿,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2亿。开展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探索,为后期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和推广积累了丰富经验。课题形成了多项知识产权;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7项;获得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获得软件著作知识产权3项;研发6套关键检测设备及系统;发表科技论文65篇;完成示范工程3项;形成国家技术标准5项;培养骨干研究人员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