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400580141
上海
G80
应用技术
[中等教育, 休闲健身娱乐活动]
公布年份:2013
成果简介:所属领域:体育运动心理学。项目背景: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最近的全国性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大约有2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总人口的4%。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纳入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这一政策性课程目标的出台表明国家已经将体育教育作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体现。心理测评是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青少年体质测评手段的研制与开发,体育锻炼效益心理测评手段明显落后、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效度低、评价内容片面、缺乏国内评价标准和针对性、与心理健康测评混淆等问题。该研究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攻关和服务相结合的研究机制,在前期研究和学生心理测评理论的基础上,取得了如下技术创新:创新点:1)针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构建了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测验工具、建构评定标准(常模)及测量手册,此类测评系统属国内首创;2)针对青少年不同时期心理发展存在问题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大样本施测基础上,开发了适合初高中学生50套健身、健心运动方案处方,用于指导青少年体育锻炼方法;3)研发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管理信息系统,该测评系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测评,可实行远程测试,测评结果即测即得,实效性强;4)建立了现场模拟锻炼实验中心,将研发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初高中学生50套健身健心方案”、“青少年运动健身干预方案”和“青少年户外运动健身方案”,在全国9个地区(省市)40余所中小学推广与应用。取得成果及社会效益:该研究成果共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12篇,SCI源刊论文1篇,取得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测评系统),专著3部,研究报告5篇,19份应用效果证明。其成果分别为围绕研发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测评标准的关键技术;建构适合青少年健心、健身干预方案、户外运动健身方案;开发推广管理信息转化平台;现场模拟实验中心。该研究成果对提升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及青少年体质键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对规范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方法、效益评定标准起到了示范作用。研究成果已在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动健身科学指导及其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实施中得以应用。一方面用于青少年运动健身方案干预效果的评定,一方面用于青少年户外运动健身、健心效果的评定,使用范围涉及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六大区域的9个地区40余所中小学。在运用整个过程中,其科学性、有效性和便利性得到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得到全国19个应用单位的高度认可,展现出该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及转化社会效益的前景。